思维属于心理活动的形式,是小儿智能活动的核心。幼儿思维有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两种。具体形象思维是根据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进行联想的,即依靠感知和自身动作进行思维、离开动作思维就终止。而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是以概念、判断、推理来进行,使思维具有一定的目的性、方向性和灵活性。因此,思维是在感觉、知觉、记忆等过程的基础上产生,又远远超过这些过程,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点,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。
(一)运用多媒体课件,诱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
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:“学习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”。而幼儿的特征是爱美、喜新、好奇、求趣,一切美新奇趣的东西,都能引起幼儿极大注意,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表达欲望。动画片是幼儿喜欢的电视节目,而多媒体课件鲜艳生动的画面、逼真悦耳的音响,就像动画片一样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。使他们乐于表达、乐于交流。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、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育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幼儿的语言学习包括对一系列声音的识别、再认和重现以及对语法规则的理解,而课件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声音识别、再认和重现的机会,它们自己独特的传递方式在不同程度上使幼儿萌发学习的动机,从而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内驱力。幼儿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获取知识技能,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前提。幼儿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主动学习、积极探索。这就为幼儿语言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(二)运用多媒体课件、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
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,培养幼儿语言的感知能力
多媒体课件是由美术、影像、音乐、语言等多种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媒体,它突破了传统教具的单向性和功能的单一性,将多种功能糅合在一起,体现了多方面的立体功能和能传递给幼儿的丰富的、整合的信息,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内容。如古诗 “两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,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。”其简练、优美的语句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和古朴意境,就是教师费尽口舌也难以让幼儿园的孩子们完全意会。而课件动态的画面、动听的配音,却能直观的再现诗中的情景,巧妙地帮助幼儿感悟和领会诗的内容。加之课件时设置的一些“词语”机关又地让幼儿比较容易地理解了诗中“鸣”、“含”、“泊”等一些生涩词语。再比如儿歌《风在哪里》中的词语“频频点头”、“翩翩起舞”、“轻轻晃动”,课件用拟人化的动像手法,很形象、直观地诠释了词义,使幼儿一目了然,过目不忘。